罕见事故/玛嘉烈大肠杆菌群组 三医生中招一人死亡
- 职场
- 2025-02-12 22:37:33
- 614
图:玛嘉烈医院三医生疑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一人离世,卫生署讲述事件。\港闻报记者何嘉骏摄 玛嘉烈医院肿瘤科怀疑出现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群组,三名肿瘤科医生先后出现发烧和腹泻等症状,当中一年轻医生发病三日后离世。有传染病医生表示,成人感染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死亡率低,该医生一向身体健康,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情况很罕见及不寻常。 卫生署初步调查怀疑个案涉及进食受污染食物,但三人无进食同一食物或去过同一餐厅,仍在追查感染源头,不排除或涉环境因素,亦不排除感染个案会进一步增加。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对于该医生离世深表哀痛,并向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港闻报记者 易晓彤(文) 何嘉骏(摄录) 融媒组(制作)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欧家荣表示,初步调查显示,三名病人分别于2月4日、2月6日及2月10日出现症状,症状包括发烧、腹痛及腹泻。其中一名患者于2月4日发病,2月6日入住玛嘉烈医院接受治疗,翌日离世。其余两名病人病征轻微,当中一人已出院。初步化验结果显示,三名患者中,一人的粪便样本对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呈阳性,去世患者及另一位患者的相关样本则呈现阴性。综合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中心现阶段初步认为此群组个案可能与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感染有关。 卫生防护中心正联同医管局及港大微生物学系调查事件,追查潜在的感染源头。欧家荣表示,调查的方向包括病人在潜伏期的饮食纪录、工作环境和可能接触到的场所或人,初步推断其中一个可能性是患者进食受污染食物,不过暂未发现三名病人共同进食过任何食物或共同去过某一间餐厅。已在肿瘤科休息室收集约20个相关食物样本进一步化验,亦即时联络食环署巡查玛嘉烈医院内的一些餐厅。欧家荣又说,另一可能是透过受污染的环境而感染,三人亦曾于六楼同一休息室内进食。中心已在肿瘤科办公室和洗手间等患者曾到过的地方采集超过40个环境样本,正等待化验结果。 袁国勇:致健康成人死亡罕见 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传染病学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每年仅平均0至6宗感染,死亡率低于5%,引致健康成人死亡更属罕见。死者到急症室求医时屙呕和发高烧,及后神志不清、缺氧、血压低,并需插喉输氧,及转送深切治疗部,但24小时内死亡,情况不寻常。现阶段不排除任何致病可能,或需要病理科为死者作进一步解剖。但因为该名医生发病后很快便以抗生素治疗,降低了透过样本找出死因的机会。 袁国勇说,大肠杆菌在干爽环境下很快死亡,只要做好深层消毒和手部卫生,有病征的医护不要上班,相信可控制到爆发,病人毋须担心。他又提醒玛嘉烈医院的医护人员,暂时不要进食未经烹煮的食物,或饮用未完全消毒的水。如果出现病征,不要随便服用抗生素或非类固醇的消炎退烧药。 医院管理局九龙西医院联网总监罗振邦表示,事件未有影响医院运作,已联络所有相关病人,均无特别病征,相信不会威胁到病人安全。院方已全面消毒肿瘤科办公室,并加强对院内员工的肠胃征状监察,要求任何出现相关症状的员工即时报告,并将粪便样本送化验。 卢宠茂:病发前仍照顾病患 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该名急病逝世的年轻医生,自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医管局工作,并刚获取肿瘤科专科医生资格,在病发前一刻仍在病房照顾病患。其专业精神、对工作的热诚和对病患的关怀,实为医护同业的典范。他又说,医管局会尽力向其家人提供一切协助。卫生防护中心正就事件全力进行流行病学及环境调查,并尽快提交报告结果和向公众交代。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