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热映,影片里不少人物也火爆出圈。
其中,申公豹的口碑节节逆袭,惹人共情。
图源:《哪吒之魔童闹海》 官方微博
在电影中,申公豹父亲以及弟弟的出现使得故事世界观更为完整,两个角色的性格和言语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申公豹一家的真身,到底是什么动物?
申公豹是什么豹?
首先猫科动物里面叫做“某某豹”的动物很多,不过真正意义上的豹,只有豹(Panthera pardus)这一个物种,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豹子、金钱豹或者花豹。
花豹,拍摄于石家庄动物园作者拍摄
在分类学上,豹是隶属于猫科的豹属Panthera这一分支。
这个属底下还包括了我们熟悉的狮和虎,以及雪豹(Panthera uncia)和美洲豹(Panthera onca)。
想要区分它们也很容易,雪豹颜色带着灰白色,豹则是身体侧面有空心花斑,美洲豹身体侧面的花斑是实心的,而且身体更为粗壮。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人想到猎豹,它是独立的猎豹属,亲缘关系和豹很远,同时也有着更瘦长的腿部,体侧的斑点是黑色实心的,并不是豹。
猎豹标本,拍摄于国家博物馆
在豹属成员中,豹分布最为广泛,从中国和俄罗斯边界的林海雪原到印度尼西亚的雨林,从高海拔的伊朗高原、青藏高原边缘到刚果盆地,从印度孟买的城市郊野到开阔的南非原野,都是它们的家。
如今的豹是中国的三大豹属动物之一,另外两个是雪豹和虎。
既然有这么广泛的分布区域,花豹有没有亚种分化呢?
答案是有,目前认为花豹有9个亚种——爪哇豹、华北豹、斯里兰卡豹、印度豹、远东豹、印度支那豹、阿拉伯豹、非洲豹和波斯豹。
最大的花豹亚种—波斯豹,图源维基百科
华北豹亚种的模型,拍摄于国家动物博物馆
因为《封神演义》的相关故事发生在中国的中原及其周边地区,而这里正是华北豹这个亚种的栖息地或者说历史分布区域,所以申公豹一家是豹的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这个亚种。
如果想找华北豹,那就得到山西省、河南省西北部、河北省还有陕甘宁和四川还有青藏高原边缘的森林了。在这里,它们是最大的食肉动物之一。
长江流域及南部也是华北豹的历史分布区域,但是最近二十年来已没有确切的记录。
图中黄色的区域是豹历史分布区域,其中,两条虚线以内是华北豹分布区域,左下角的印度一带是印度豹亚种,中间偏下的云南省到泰国缅甸等地是印度支那豹亚种,中国东北一带为远东豹亚种。
注:远东豹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数量很少但在保护情况下回升,有学者认为远东豹和华北豹是同一个亚种。
远东豹,图源维基百科
申正道的弟子们都是谁?
剧中的申公豹父亲申正道,拥有雷电法术,带着很多小动物妖怪。那么他的徒弟都有谁呢?让我们来仔细看一下。
在片中小妖怪做竹竿练习时,以及玉虚宫的队伍要抓住他们时,电影都给了申正道和他身边小妖怪们一些镜头。
荒漠猫妖怪在右下角
例如黄色尖耳朵的猫妖,有着较为修长的尾巴。这个小家伙基于外形倒是有些像中国的特有物种荒漠猫(Felis bieti)。
猫不如其名,它们的主要栖息地不是干旱的荒漠,而是相对湿润一些的草甸草原等地,祁连山和青藏高原地带,四川省西部等地。
现实中的荒漠猫 图源http://museum.ioz.ac.cn/species_detail.aspx?id=26633
在要被抓的时候,一个黑色的牛头小怪出现了,由于它的体型比较小,再加上黑色较长毛发和角的形态,它可能就是常见的家牦牛。
家牦牛、灰色小狼、黄灰色小狼
作为青藏高原等地常见的家畜,它们比起野生亲族野牦牛要小不少,体重多在200-400公斤,相比于野牦牛,很多家牦牛也出现了不一样的花色。
家牦牛,图源维基百科
这只家牦牛身边还有一只黄灰色的、耳朵类似狗的成员,它可能是野生灰狼,它的黄灰色毛色是中国常见野生狼群的颜色。
另一旁是白色的家山羊(Capra hircus),它是由亚洲西部的野山羊(Capra aegagrus)驯化而来,毛色已经从驯化前棕灰色的模样变白,产生了新的性状。
灰色小狼,黄牛和家山羊
野山羊,图源维基百科
这里还有一头黄色的牛,它就是常见的家牛(Bos taurus),我们平时常见的老黄牛、奶牛都属于家牛这个物种。
它们的祖先是曾在欧洲、亚洲的西部和东北部等地活跃的原始牛,一万年前,两河流域的人把原始牛(Bos primigenius)驯化为家牛,在之后的人类文明史上诞生了不少家牛品种。
野生原始牛,图源dinoanimals.com
电影中还有另一个灰色的小狼,它是较深的银灰色,这个颜色在北美洲的狼群中比较常见。
家牦牛后面的小野猪
片中还给了小家牦牛背后的小野猪一个镜头,准确来说是欧亚野猪(Sus scrofa)的中国亚种(S. s. moupinensis),在中国东部到越南比较常见。
申公豹一家的现在和未来
说回到申公豹,现实中华北豹分布所在地的虎已经灭绝,所以无所畏惧的华北豹在自己的地盘上狩猎当地的野猪、西伯利亚狍、秦岭羚牛和中华鬣羚等动物。
有时也吃蒙古兔等小猎物打牙祭,或者吃点赤狐这样小的食肉动物。
西伯利亚狍和幼年野猪,拍摄于国家动物博物馆
不过,它们还是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些不合理的栖息地开发,盗猎活动让它们无能为力,栖息地的破碎化更是让“申小豹”们很难在成年之后找到合适的栖息地生存。
栖息地被隔离,就意味着走不出老家,它们就会在块状栖息地里“内卷”,食物和活动范围受限,种群被隔离,也就导致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然后就是近亲结婚导致的遗传多样性受损。
基于2024年李晟团队的研究,华北豹的栖息地很多都是不到五十只的“小群体”住在被隔绝的“生态孤岛”之中。
华北地区适合华北豹栖息地的范围 颜色越红越适宜它们栖息
路过的它们,图源sciTech daily
此外,猎套也是一个麻烦事。饲养的家犬和牛群进入华北豹活动区域时,会被它们袭击,而蒙受损失的人类心有不甘—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人和豹的冲突。
如今的华北豹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白天偏好于人类相对少去的高海拔区域,在人类活动少的晚间才到低海拔地点活动。基于山西和顺的相关记录,它们也会躲着有人看守的牲畜。
豹在人类的影响下改变,而我们人类能改变什么呢?
在华北豹栖息地的西南分布区域,大熊猫国家公园对此有了一定的守护措施。
在另一些地方,例如山西省的老豹子队则开展了针对华北豹的社区保护,这些华北豹分布区域的本地人开启了对花豹的“保驾护航”行动。
此外,“为豹子买单牛排”的公益活动缓解了人兽冲突,“带豹回家”计划也正在进行中,希望让花豹自然扩散,回到北京西部等历史分布区域。
与此同时,生态廊道的建设为花豹的迁徙和扩散提供了安全的通道,而花豹扩散监控则能够实时掌握它们的动态,确保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当地护林员,图源globaltimes
青海省记录的华北豹,图源新华社
参考文献
Ming Zhang, Cai-Hui Wang, Yu-Xin Zheng, Qi-Gao Jiangzuo, Ye-Mao Hou, Peng Cao, Qing-Yan Dai, Ruo-Wei Yang, Feng Liu, Xiao-Tian Feng, Lin-Heng Mo, Qiao-Mei Fu. 2024. Ancient DNA unravels species identification from Laosicheng site, Hunan Province, China, and provides insights into maternal genetic history of East Asian leopards. Zoological Research, 45(1): 226-229. DOI: 10.24272/j.issn.2095-8137.2023.292
王姣.山西铁桥山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fontanierii)猎物丰富度及其食物组成的季节差异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0.
王姣.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北豹种群分布研究[J].山西林业,2024,(S2):18-19.
尹倩倩.黄土高原破碎生境下的华北豹种群遗传现状、食性及人兽冲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3.
猫盟CFCA相关报道
Zaman, M., Roberts, N. J., Zhu, M.,Vitekere, K., Wang, M., & Jiang, G. (2022). Temporal activity patterns of North China leopards and their prey in response to moonlight and habitat factors.Ecology and Evolution,12,e9032.https://doi.org/10.1002/ece3.9032
Marciszak, A.; Lipecki, G.; Gornig, W.; Matyaszczyk, L.; Oszczepalińska, O.; Nowakowski, D.; Talamo, S. (2022). "The first radiocarbon-dated remains of the Leopard Panthera pardus (Linnaeus, 1758) from the Pleistocene of Poland". Radiocarbon. 64 (6): 1359–1372. Bibcode:2022Radcb..64.1359M. doi:10.1017/RDC.2022.33.
Paijmans, J. L. A.; Barlow, A.; F?rster, D. W.; Henneberger, K.; Meyer, M.; Nickel, B.; Nagel, D.; Havm?ller, R. W.; Baryshnikov, G. F.; Joger, U.; Rosendahl, W. & Hofreiter, M. (2018). "Historical biogeography of the leopard (Panthera pardus) and its extinct Eurasian populations".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18 (1): 156. Bibcode:2018BMCEE..18..156P. doi:10.1186/s12862-018-1268-0
Chi T.-C.; Gan Y.; Yang T.-R. & Chang, C.-H. (2021). "First report of leopard fossils from a limestone cave in Kenting area, southern Taiwan". PeerJ. 9: e12020. doi:10.7717/peerj.12020. PMC 8388558. PMID 34513335.
Weinberg, P.; Ambarli, H. (2020). "Capra aegagrus".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20: e.T3786A22145942. doi:10.2305/IUCN.UK.2020-2.RLTS.T3786A22145942.en. Retrieved 9 February 2022.
Mannen, H.; Nagata, Y.; Tsuji, S. (2001). "Mitochondrial DNA reveal that domestic goat (Capra hircus) are genetically affected by two subspecies of bezoar (Capra aegagurus)". Biochemical Genetics. 39 (5?6): 145?154. doi:10.1023/A:1010266207735. PMID 11530852. S2CID 24146711.
Big cats persisting in human-dominated landscape: Habitat suitability and connectivity of leopards in central North China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980-024-01896-y
Izawa, M. & Nakanishi, N. (2015). "Felidae". In Ohdachi, S. D.; Ishibashi, Y.; Iwasa, M. A. & Saitoh, T. (eds.). The Wild Mammals of Japan (Second ed.). Kyoto: Shoukadoh Book Sellers and the Mamma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pp. 226?231. ISBN 978-4-87974-691-7.
Xue-Song Han, Huai-Qing Chen, Zheng-Yi Dong, Ling-Yun Xiao, Xiang Zhao, Zhi Lu. Discovery of first active breeding den of Chinese mountain cat (Felis bieti). Zoological Research, 2020, 41(3): 341-344.
Wild Pig Specialist group. "LC – Eurasian Wild Pig".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0 September 2016. Retrieved 2 August 2017.
New farmlands threaten the North China leopard
Xianghong Dong and Tao Ju Authors Info & Affiliations
Science22 Jun 2023Vol 380, Issue 6651p. 1230DOI: 10.1126/science.adi7209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