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赤透视❶财政预算案前瞻/政府须精打细算 善用科技助节流
- 职场
- 2025-02-08 12:53:26
- 655
图:不少意见认为政府应精简架构,节省开支,包括考虑暂时冻薪,应付财赤。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在本月底发表,初步估计2024/25年度的综合赤字约1000亿元,远高于财政预算案预计的481亿元。近几年香港出现达千亿元的赤字:2022/2023年度录1223.38亿元财赤,2023/2024年度亦录1002.05亿元财赤。政府财政储备由2019/2020年的逾1.17万亿元,减至最新估算2024/2025年的6331.7亿元,即六年以来累计下跌约5377亿元。 究竟政府有哪些经常性开支可缩减?如何精简架构?以及哪些岗位或工作可以被科技替代以节省开支?多位政界人士就改善特区财政出谋献策。\港闻报记者 义昊 “连续多年财赤对香港长远稳定有深远影响!”行政会议召集人、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向《港闻报》表示,一直以来,丰厚的财政储备及严谨的财政纪律让香港有底气及能力应对金融风暴。如果香港财赤持续,可能会被国际机构降低信贷评级。到时,外界认为香港在偿债能力方面具有风险,会要求支付更高利息,政府借贷成本亦会增加,影响经济发展,财赤将更难处理。且香港的公共财政受基本法制约,基本法第107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财政预算以量入为出为原则,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并与本地生产总值的增长率相适应。因此,开源节流解决财赤已是势在必行。 政府开支中,极大比重都与民生有关。以本年度的财政预算为例,5800亿元政府经常开支中,三大支出范畴包括社福、卫生和教育,都分别逾1000亿元。而教育经常开支由2020/21年度约973亿元,五年间上升至2024/25财政年度预算的约1068亿元;医疗卫生经常开支亦由约876亿元上升至约1095亿元;社福经常开支更由约889亿元增至约1274亿元。近十年整体经常开支更翻近一倍,由2014/15年度的3051亿元加到5802亿元,其中社福经常开支更上涨超过1.3倍,达1274亿元。 公务员薪酬则是政府经常开支的另一重要板块。政府向立法会提交的数据显示,公务员薪酬及有关开支已由2022/23年度的1491亿元,增至2023/24年度的1562亿元,占政府经营开支的百分比一年间上升5%,由21%增至26%。至于资助机构员工薪酬及有关开支,由2022/23年度的1505亿元,增至2023/24年度的1554亿元,占政府经营开支由21.81%增至25.85%。 解决财赤迫在眉睫,不少意见认为一刀切收缩社会服务或影响整体消费,公务员冻薪与民共渡时艰是可行的做法。另外,政府应借机检视能否精简架构,削减不必要的人手以节省开支。 冻薪共渡时艰早有先例 公务员坚守岗位服务市民,过去在香港面临困境时,也积极主动作为与全体市民共渡时艰。新冠疫情期间,公务员就曾连续两年冻薪。行政长官、问责官员及行政会议成员在2020年初曾经带头捐出一个月薪酬,合共1100万元,亦自掏腰包购买物资为抗疫作贡献。 香港回归祖国之初便遇上金融风暴,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03年初,时任财政司司长梁锦松提出“033”冻减薪方案,即冻薪一年,其后两年各减薪3%。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则宣布,他与14名问责官员由4月1日起减薪一成;而五名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亦响应减津贴10%。当时共22名成员齐齐“减薪”,每年为纳税人省约600万元,以行动体现政府节流与市民共渡时艰的诚意。 叶刘淑仪表示,在目前财赤环境下,应暂时冻结公务员薪酬,直至特区政府财政状况有所改善,同时暂停为空缺进行招聘,她还建议政府应考虑以削减5%经常开支为目标,腾出资源投放于经济及民生必须范畴。 立法会议员李镇强亦认为,暂时作出冻薪是可取的做法。另外,政府可以交由每个部门各自想办法,分两年每年减少4%或5%的经常性开支,又或在两年内合共节省8%或10%的经常性开支,以达到节流的效果。 咨询委员会可取消或整合 “目前不少部门除了正署长外,亦设有副署长、助理署长等管理层。”工联会理事长黄国相信,如果能够精简架构,将过去的“一个管三个”变成“一个管四个”等,相信可以节省一定的开支。 民建联主席陈克勤向《港闻报》表示,政府在解决财赤时应“自己悭多啲钱先”。他指出,政府各部门应自行检视能否削减更多开支和人手,如部分存在已久的咨询委员会可考虑取消或整合。相信在各部门引入新科技可以不同程度降低用人成本,并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科技创新界立法会议员邱达根同样认为政府岗位有缩减空间。“很多声音批评香港的审批过于琐碎,便是因为一份申请要交给太多人处理。”他建议,政府可以先聘请专业顾问或成立委员会对目前所有岗位进行梳理,研究哪些岗位或工作可以被科技替代,再逐一落实。因应科技的日新月异,委员会要定期检视哪些新技术可以运用在工作中,确保整个团队的高效运作。
有话要说...